第(2/3)页 会议陷入激烈讨论。 江姗提出的开源方案,以其开放性和实测数据,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彻底改变了标准制定的博弈格局。 华夏代表团,第一次在国际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桌上,发出了举足轻重的声音。 ——- 江城,长江边一处宁静的院落。 郭霭明与几位来自不同高校的社会学和法学教授围坐品茶,气氛融洽。 “郭总裁,你们提出的《社区文明公约》草案,很有意义。”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缓缓道,“但关键在于,如何让用户真正认同并遵守?规则若只是冷冰冰的条文,效果有限。” “教授说的是。” 郭霭明态度恭敬,“所以,我们希望公约不是单向的约束,而是共同参与制定的契约。 计划在新浪网和BBS发起‘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公约’大讨论,邀请用户就公约条款发表意见、投票表决。 同时,联合高校,举办‘网络素养’公益讲座,普及公约精神,让用户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尊重、理性、责任。” “线上讨论与线下教育结合,双管齐下,好!” 另一位法学教授赞许道,“公约的生命力在于认同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