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整体VS球星-《我的舅舅是因扎吉》
            
            
            
                
    第(2/3)页
    但即便如此。
    德国队的主力框架,尤其是中后场的主力框架基本来自于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
    归根结柢,还是要看双方的战术执行力,双方球员的状态,甚至包括运气!
    球迷也是如此。
    比赛,就是比赛。
    意大利也是如此。
    新生代之中也就一个李莫了。
    不少人都认为。
    “击败他们!”
    不过现在。
    比如说采访球迷什么的。
    诚然,意大利队淘汰阿根廷队的这场比赛踢得很漂亮。
    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球场周围几乎沸腾了。
    甚至
    德国队在世界杯淘汰赛三次输给意大利这件事本身,就很可能成为德国人的动力来源之一!
    双方的球迷大量聚集在了马拉卡纳球场,也让里约热内卢的安保机构是如临大敌。
    双方的球迷陆续进入球场。
    这些球迷的数量,比已经进入球场的球迷数量还要多!
    在马拉卡纳球场外,大批没有买到票的球迷并没有离开,而是等待在球场外,他们要迎接球队,欢迎他们的英雄,并且在这里和他们的球队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举办世界杯也是对一个国家形象的宣传,世界杯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奥运会,因此,里约当地的安保机构,对安全方面也是很重视的,他们甚至提前警告了里约的大小帮派,让他们在世界杯期间不要乱来——在关系到巴西国家荣誉的世界杯面前,即使是黑帮,也要服从大局,否则,哪怕是巴西,他们的国家机器也不是黑帮能够对抗的。
    双方的球迷都在拼了命的给各自的球队加油。
    如果说普兰德利进行的是“关于不要小看德国队这件事”的会议主题的话。
    既然如此。
    因为他的状态是如此的好。
    意大利的球迷在拼了命的为李莫欢呼,而德国人自然不会让意大利人统治看台,他们拼了命的嘘。
    因此,在李莫加入意大利国家队之前,无论是意大利国内还是欧洲其他国家的媒体、评论家都认为,意大利队会经历一个实力的下行期,这个下行期是和意大利国内糟糕的经济情况和意甲联赛的球队越发惨淡的经营状况是相契合的。
    世界杯决赛的门票早就被抢购一空了。
    到了这个阶段。
    毕竟能被邀请上电视台的,多少也是专家,或者说自认为是专家。
    穿着白色德国队球衣和蓝色意大利队球衣的球迷随处可见。
    “意大利人没什么好怕的!”
    若是没有了本国联赛。
    意大利人把击败德国人的希望,寄托在李莫的身上。
    “李!李!李!”
    而意大利联赛本身在下行,意甲联赛没有了小世界杯的威风,意大利国家队自然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真正意义上的前锋只有一人。
    这一点,在球员们出现在球场热身的时候尤其是如此。
    他们不去问本地人的意见,而是去问双方球迷了。
    那就要继续发挥整体的优势。
    在会议中。
    李莫隔着车窗向他们招手。
    他们握着拳头吼着。
    李莫拿球的时候,球场的声音甚至让媒体席上的记者们都忍不住捂起了耳朵。
    在比赛前最后一段时间。
    没有任何国家的足球能够在本国联赛惨淡经营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的——即使是巴西队,他们也是需要巴甲联赛源源不断的制造出半成品小妖,然后再经过留洋欧洲深加工的。
    两边的球迷,就已经开始较上劲了。
    肯定不能和一般的球迷一样,咋咋呼呼的去宣扬什么太玄学的,讲不清楚道理的事情。
    而当意大利队的大巴车前来的时候。
    来到现场的两支球队的球迷数量,显然是远超过马拉卡纳球场能够容纳的球迷数量的。
    维拉蒂本身并不具备能拔高意大利队中场能量,至少,他没有能够在皮尔洛不在球队的情况下帮助稳定整个球队中场的能力。
    勒夫强调,德国队最大的优势在于整体。
    迎接记者们的就是齐刷刷的中指。
    但另外一方面又不希望意大利队夺冠——因为这样一来,意大利队的冠军数就追平了巴西队了。
    在基督山下,在巨大的耶稣雕像的注视下。
    恢弘的球场承载着许许多多关于足球的故事。
    把节奏掌控在自己的脚下,通过球队的整体优势,去碾压意大利,赢得决赛,赢得冠军!
    他们用声音去压制对手,仿佛谁的声音更大,谁能统治看台,谁就能赢得这场比赛一样。
    普兰德利可不能去迷信什么历史战绩,去沉迷于“李莫世界杯称王”之类的史诗篇章之中不可自拔。
    那就是米洛斯拉夫克洛泽。
    球队的主力框架依旧是布冯、皮尔洛这一批老头子在撑着。
    球迷协会的成员们开始布置着横幅,标语等营造球场气氛的道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