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玉门名将-《游魂江湖》
第(2/3)页
韩延年小声对走在身边的杜玄说:“此乃大汉将领,耿恭!”
杜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耿恭是谁。
然而,苏林听到这个名讳,那是崇敬备至。
耿恭,东汉抗击匈奴名将。
此人神伟之事甚多,他也曾以微弱兵力抵抗匈奴单于数万大军。
最壮哉之事,乃固守被匈奴大军围困的西域孤城疏勒城,当时缺粮少水,也没有援兵,危困之时,和兵士一起笮马粪解渴,煮弓弩充饥,宁死不屈,历时“连年累月”。
以至于后来等到援兵时,一座疏勒城,城中将士连同耿恭只剩26人,但就这26人,在大雪漫天时撤回玉门关,中途又死一半。
待到进入玉门关,连同耿恭,只剩13人。
“莫非,这耿恭连同帐外12人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十三将士归玉门’的亲历者?这些人为何也做了游魂?”苏林想着,又郑重望了一眼帐外12游魂。
那耿恭进入中军帐后,对杜玄及其身边的几个门客拱手说道:“玄将军,各位,生意事小,保一方安宁事大,保中华稳定,事更大!”
杜玄心中顿时涌起景仰之情:此人开口如此不凡。
只听耿将军继续说道:“野利将军虽然和中原多有龃龉,但陇西到玉门之间百万游魂的稳定,实则有赖野利将军。”
说着,他环视众人道:“我想做个提议,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韩延年连忙说道:“耿将军请讲,这次作战,是我们汉兵鲁莽了。早知有耿将军坐镇,我如何也不会前来西夏。我等都是大汉将士,自当结为友好同盟。”
耿恭摇摇头说道:“我们兄弟只有十三人,我们也不坐镇哪里,只是守护着玉门关。之所以依附了野利将军,只是因为玉门关游魂归其节制,仅此而已。”
然后他望着韩延年和杜玄说道:“我耿恭也是十分敬服李陵将军,当年我只是比陵将军幸运一点,等到了援兵,以至于无需选择降或者死。既然大家同是汉兵,以后有需求的地方,尽管吩咐,陵将军之事,我耿恭十三弟兄义不容辞。”
“至于眼前之事,还请玄将军放了野利将军。不知玄将军将野利将军藏于何处,我等十三人夜间时分搜遍你这军营,不见野利将军。无奈之下,才劫了这中军帐做人质,不想却是劫了大汉自家兄弟。我们十三人原本打算将人质悉数放回,但西夏大军将士不同意,他们强制扣留一半军候和玉清宫门客做人质,直到换回野利将军。”耿恭提到被劫人质时,满脸歉意。
杜玄微微一笑道:“冯先生说西夏还有良将,我便做了准备,已提前将野利将军送至汴梁城。”
耿恭笑了,他向杜玄投下赞许的目光:“见微知著而不骄横,甚是难得!”
他环视四周说道:“今晨整合西夏大军时,对西夏魂邦与玉清宫的恩怨,也作了了解,也征求了西夏魂邦各头领的意见。如果玉清宫放了野利将军,西夏魂邦愿意和玉清宫建立盟约,约为兄弟。否则...否则...”
耿恭看了一眼韩延年等人,没有复述西夏众将领的原话。
杜玄闻听,抚掌大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沉了下来,再也不用担心要打败仗了,而且双方如果真能建立盟约,那收获简直超出预期太多。
也许是太激动,杜玄一时竟然没有反应过来做出答复。
一旁的苏林笑着提醒杜玄道:“玄将军,那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相信耿将军,疏勒城十三将士,就是最好的保证!”
杜玄回过神来,立即回答道:“约为兄弟,一言为定!”
第(2/3)页